回產業新知列表
:::

日本下調糧食自給率目標並轉向鼓勵農民增種高經濟價值作物

日本下調糧食自給率目標並轉向鼓勵農民增種高經濟價值作物
  • 作者簡介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副組長
  • 類別產業報導
  • 作者周孟嫻
  •  
瀏覽數1323

日本農林水產省宣布,糧食自給率目標將從50%調降至45%,並同步調整「糧食、農業、農村基本計畫」政策方向,從原先追求提升糧食自給率,轉為鼓勵農民種植高經濟價值作物,以提升農民收益。

日本以熱量計算的糧食自給率近年來持續下降,儘管日本政府近年已投入相關資源鼓勵農民種植能提升糧食自給率的作物,並設法鼓勵國產消費。然而,至2013年為止日本糧食自給率已經連續4年維持在39%,距離日本政府原先設定的糧食自給率達50%目標仍有相當的距離。日本農水省將以熱量計算的糧食自給率目標從50%下調至45%,另將以價格計算的糧食自給率目標從70%上調至73%,轉向鼓勵農民種植雖然熱量較低但高經濟價值的作物,以提升農民收益。同時,為預防進口食材全部中斷的緊急情況,日本農水省推出考量以廢棄耕農地亦投入生產的糧食自給力指標,以反映日本國產食材最大供應能力。

為了進行緊急時期糧食儲備,日本計算出種植甘藷、馬鈴薯等薯類之每公頃產生熱量較稻米為高,因此薯類比稻米更具備存糧價值。尤其,若欲維持同一體重,每人每日需攝取2,147大卡熱量。若以日本現有耕地種植稻米、小麥、大豆等主要穀物供應量計算,最高僅能提供日本民眾每人每日1,855大卡熱量,不足以達到每人每日所需熱量需求。然而,若改種薯類,則至少能提供日本民眾每人每日2,462大卡熱量。因此,日本過去主要糧食庫存以稻米為標準,但在此次新公布的農業政策中,過去不被受重視的薯類將被指定用來取代稻米。

因應加入TPP,日本政府也將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準備縮小主食用稻米生產規模,改為鼓勵種植高經濟價值農作物,以擴大農業出口。過去日本為了維持稻米生產「自給自足」政策,設定高達700%的關稅以阻擋外國米進口,例如一包10公斤的泰國米,要價近4,000日元,比日本米高出50%。在新公布的農業計畫中,主食用稻米2025年生產目標將下降為752萬噸,較2013年的859萬噸減產107萬噸。

另一方面,日本此次新公布的農業計畫,亦鼓勵農民創新,以提高農業出口量值,並增加農民收入。日本農水省指出,日本高級農產品在海外極受歡迎,估計擴大農業出口可望帶給日本農家新利益,令10年後農業所得倍增,達到每年八兆日元規模。

資料來源:
1.中國新聞網

2.日本農業新聞

3.日本時事通信社

文章來源:http://agbio.coa.gov.tw/information_detail.aspx?dno=45687&ito=87

訂閱/取消電子報

歡迎填寫您的電子郵件,日後若有農企業的相關活動或資訊,我們將會以電子郵件通知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