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取消電子報
歡迎填寫您的電子郵件,日後若有農企業的相關活動或資訊,我們將會以電子郵件通知您,謝謝。
壹 . 前言
鳳梨為我國重要經濟果樹,依據農委會農業年報統計 102 年鳳梨種稙面積 9,797 公頃,產量 41 萬公噸,產值新臺幣 80 億元,產量與產值居果樹之冠。為拓展國際行銷,本署自 93 年開始推動外銷供果園登錄制度,鼓勵出口業者與產地農民團體或產銷班簽訂合作意願書,合作共同辦理外銷,並於 95 年建置外銷供果園登錄簽審系統,導入專家輔導體系,由鳳梨技術服務團指導外銷供果園實施安全管理措施,健全外銷供應鏈。經多年來輔導,我國鳳梨鮮果外銷近年出口數量逐年成長, 103 年截至 11 月出口量 8,920 公噸,較 97 年全年 845 公噸,增加 10 倍,出口值 9,059 千美元,較 97 年全年 741 千美元,增加 11 倍,成果亮麗,創歷年最高。
貳 . 全球鳳梨產銷概況
一 . 生產情形
依據世界糧農組織( FAO )統計, 101 年全球鳳梨收穫面積為 995,888 公頃,以奈及利亞 18 萬公頃最多,其次為泰國 10.5 萬公頃、印度 9 萬公頃、巴西 6 萬公頃、菲律賓 5.8 萬公頃。全球總產量約 2,333 萬公噸,以泰國 265 萬公噸居全球之冠,佔總產量 11% ,次為哥斯大黎加及巴西均為 248 萬公噸、菲律賓 240 萬公噸及印尼 178 萬公噸。中國大陸為我國鳳梨主要外銷市場,其收穫面積 5.3 萬公頃,產量 100 萬公噸。(表 1 )
表 1 101 年全球鳳梨主要生產國收穫面積與產量 | ||
單位:公頃、公噸 | ||
國別 | 收穫面積 | 產量 |
泰國 | 105,000 | 2,650,000 |
哥斯大黎加 | 42,000 | 2,484,730 |
巴西 | 60,653 | 2,478,180 |
菲律賓 | 58,442 | 2,397,630 |
印尼 | 14,300 | 1,780,890 |
印度 | 90,500 | 1,456,000 |
奈及利亞 | 180,000 | 1,420,000 |
中國大陸 | 53,000 | 1,000,000 |
墨西哥 | 17,708 | 759,976 |
哥倫比亞 | 13,916 | 551,133 |
越南 | 40,000 | 540,000 |
肯亞 | 13,899 | 465,398 |
多明尼加 | 11,990 | 447,432 |
委內瑞拉 | 19,000 | 425,000 |
秘魯 | 16,000 | 415,000 |
臺灣 | 8,000 | 392,211 |
其他 | 251,480 | 3,670,320 |
合計 | 995,888 | 23,333,900 |
資料來源: FAOSTAT
二 . 進出口情形
102 年全球鳳梨總進口量 316 萬 8,551 公噸,主要進口國包括美國佔 31 %、荷蘭 9 %、埃及與日本均各佔 6 %、比利時 5 %。總出口量 345 萬 3,563 公噸,其中哥斯大黎加佔 56% ,次為菲律賓佔 14% 、荷蘭 6 %、比利時 4 %。(表 2 )
哥斯大黎加為最大出口國,主要銷往美國( 51 %)、荷蘭( 15 %)等歐美各地;第二大出口國為菲律賓,主要銷往日本( 43 %)、韓國( 25 %)、中國( 6 %)、新加坡( 6 %)、沙烏地阿拉伯( 5 %)、美國( 3 %)等地。
中國大陸 2013 年鳳梨進口量計 3 萬 9,458 公噸,主要由菲律賓( 90 %)、臺灣( 10 %)及泰國進口;出口 2,105 公噸, 94 %銷往俄羅斯。
表 2 102 年全球鳳梨主要進出口數量與國家 | |||||
單位:公噸 | |||||
國家別 | 出口量 | % | 國家別 | 進口量 | % |
全球 總出口量 | 3,453,563 | 100 | 全球 總進口量 | 3,168,551 | 100 |
哥斯大黎加 | 1,950,401 | 56 | 美國 | 968,717 | 31 |
菲律賓 | 468,159 | 14 | 荷蘭 | 294,133 | 9 |
荷蘭 | 198,129 | 6 | 埃及 | 199,123 | 6 |
比利時 | 152,871 | 4 | 日本 | 181,197 | 6 |
美國 | 113,611 | 3 | 比利時 | 172,900 | 5 |
其他 | 570,392 | 其他 | 1,352,481 |
資料來源: ITC
參 . 我國鳳梨產銷情形
一 . 生產情形
102 年全國種植面積 9,797 公頃,其中屏東佔 27 %,嘉義 15 %、臺南 14 %、高雄 14 %、南投 13 %、雲林 7 %、花蓮及臺東等地區零星栽培。我國鳳梨主要產期為 3 月至 9 月,由高屏地區開始依序往北採收,利用不同產區及品種,配合產期調節技術,可周年生產。
我國鳳梨栽培品種多,有開英種、臺農 4 號(剝皮鳳梨、釋迦鳳梨)、臺農 6 號(蘋果鳳梨)、臺農 11 號(香水鳳梨)、臺農 13 號(冬蜜鳳梨、甘蔗鳳梨)、臺農 16 號(甜蜜蜜鳳梨)、臺農 17 號(金鑽鳳梨)、臺農 18 號(金桂花鳳梨)、臺農 19 號(蜜寶鳳梨)、臺農 20 號(牛奶鳳梨)、臺農 21 號(黃金鳳梨)、臺農 22 號(蜜香鳳梨)等,以臺農 17 號為最大宗品種,亦為外銷主力品種,臺農 4 號及臺農 20 號亦少量外銷;開英種鳳梨,因酸度高、香氣濃郁,為加工重要品種,近年契作面積逐年增加。
二 . 內銷市場概況
我國鳳梨銷售通路多元,除鮮銷外,可供加工利用,鮮銷佔 94% 、加工佔 6% ;鮮銷主要由販運商逕行自產地收購,或由產地配送批發市場、行口、大型量販店及超市等,少部分透過網路訂購及宅配等直銷;加工部分,主要由加工廠與產地大型農場及農民團體(產銷班)契作生產。近年國內鳳梨價格相當穩定,全國批發市場平均價格 103 年為 22.3 元,與 98 年每公斤 14.6 元比較,上漲 53 %。
三 . 進出口情形
我國鳳梨進口採關稅配額管理,配額數量為 23,870 公噸,採二階段分配,每年 1 至 3 月配額 11,870 公噸, 8 至 12 月 12,000 公噸,配額內關稅稅率為 15 %,配額外為 173 %,目前僅菲律賓鳳梨鮮果通過我國檢疫處理規定,每年進口鮮果 1,000~3,000 公噸,佔鳳梨進口品項之 29 %,另有罐頭( 55 %)、果汁( 10 %)及調製品( 6 %)等加工品;至出口方面,鮮果主要出口市場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加拿大等地,出口中國大陸數量自 98 年開始逐年增加,近年已超越日本市場, 103 年佔 90 %;另調製鳳梨等加工品少量出口。
肆 . 外銷鳳梨執行成果
本署為拓展鳳梨外銷,近年積極輔導強化外銷供果園供應鏈,鼓勵產地農民團體或產銷班與外銷業者契作生產;採市場導向,配合目標市場消費特性,改進鳳梨品質,促進外銷逐年成長,重要輔導措施及成果如次:
一 . 建立契作外銷計畫生產模式
為健全外銷供應鏈,建立外銷供果園登錄制度,自 95 年起建置外銷供果園登錄簽審系統,掌握出口動態。由出口業者上網填送登錄表,並連同供果園名冊及合作意願書等送供果園轄區縣政府,經審核完成登錄作業,有利串連後續果品流向及安全管理。
由於鳳梨自定植至採收約需 18 個月,可依據出口目標,利用催花技術進行計畫生產;藉由農民團體與出口業者簽訂合作意願書,農民團體依出口業者出口數量與時間,與農民計畫生產,農民完成催花後由農民團體預付 3 成費用,後續田間管理等作業皆由農民團體負責,餘款於採收出貨後付清。多年來運作順利,可確保外銷供果數量與品質,已建立鳳梨契作外銷計畫生產模式。
二 . 提升外銷鳳梨品質
為穩定外銷供果,生產優質安全果品,由鳳梨技術服務團指導外銷供果園依「鳳梨外銷供果園生產管理要點」及「輸日鳳梨安全管理措施」施行栽培。完成登錄之供果園逐園就土壤採樣送轄區改良場進行檢測分析,依分析結果指導合理化施肥,另輔導業者於採收前田間採樣送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進行農藥殘留檢驗。
為提高外銷合格率,每年於產期辦理教育講習 10 場次,宣導農民於果實發育期間切勿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或過量施用氮肥,並輔導外銷鳳梨供果園密植栽培,生產單果重 1-1.5 公斤果實,提高外銷合格果率達 80% 以上。
三 . 外銷帶動國內市場價格,穩定產銷:
近年鳳梨出口數量逐漸成長,主要銷往中國大陸、日本、香港、加拿大、韓國、新加坡等地,尤其中國大陸及日本市場自臺灣進口量僅次於菲律賓。 97 年我國鳳梨出口量 845 公噸, 98 年出口量 1,784 公噸,較 97 年增加 1 倍多,出口值 1,426 千美元,較 97 年 741 千美元,增加近 1 倍;至 102 年出口量達 4,890 公噸,較 97 年增加近 5 倍,出口值 4,951 千美元,較 97 年增加近 6 倍; 103 年截至 11 月止已出口 8,920 公噸,較 97 年增加近 10 倍,出口值 9,059 千美元,較 97 年增加近 11 倍,創我國近年來鳳梨鮮果出口最佳成績。(圖 1 )
圖 1 97-103 年我國鳳梨出口量值走勢圖
近年鳳梨種植面積呈現增加趨勢, 102 年已達 9,797 公頃,預估後續將持續增加,除加工廠契作加工鳳梨 600 公頃發揮穩定產地價格外,外銷果品品質提升進而市場拓展成功亦帶動提高內銷價格,國內批發市場價格自 98 年每公斤平均 14.6 元,至 102 年提高為 20.9 元, 103 年更因外銷競爭國 - 菲律賓遭颱風損害導致減產,於 103 年外銷初期即需求旺盛,產地供不應求,促使帶動內銷市場價格上漲,每公斤平均達 22.3 元。
伍 . 外銷產業發展分析
我國具有紥實之鳳梨育種研發能力及栽培管理技術,加以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陸續育成多樣鳳梨優良品種,奠定良好外銷發展基礎,說明如次:
一 . 發展優勢
(一)發展亞熱帶特有鳳梨品種: 鳳梨原屬熱帶水果,而我國鳳梨品種主要係由農業試驗所選育適合臺灣之亞熱帶地區生長之鮮食品種,以臺農 17 號為主力品種,該品種倘種植於熱帶地區則需要較高之生產技術,因此,少有東南亞主要鳳梨生產國栽培臺灣品種,此為我國鳳梨產業能維持競爭力之重要因素之一。
(二)臺灣鳳梨果肉纖維細緻,果心可食用: 近年鮮食鳳梨已蔚為國際趨勢,近 20 年來我國鳳梨品種選育方向早已由加工品種逐漸轉型為鮮食用品種,我國主要栽培品種為臺農 17 號,佔 85% 以上,其果肉纖維細緻,酸度低於 0.5 %,糖酸比可達 30-50 ,具鳳梨特有風味,果心可食用,全果可食用率高,相較國際兩大主力品種 - 開英種及 MD2 ,具有競爭優勢。
(三)果實耐貯運且獲品種權保護: 臺灣鳳梨品種開發迄今已命名 17 個品種,其中臺農 21 號及臺農 22 號已完成品種權保護,可至目標國申請品種權及專利權保護,其果實冷藏可貯運約 2-3 週,冷藏後儲架壽命至少 3-5 天,有利開拓外銷市場。
(四)研發專利栽培技術: 農業試驗所已研發優質外銷供果園管理措施、有機鳳梨生產、鳳梨裂梗防護、鳳梨果梗創口保護等技術及長程貯運外銷採前處理及鳳梨保鮮處理技術,已陸續技術授權,有利開發外銷市場。
(五)建置鳳梨檢疫處理方法: 鳳梨檢疫害蟲為嫡粉介殼蟲,處理方式為利用物理方法,以高壓空氣清除乾淨即可,不影響果實品質及儲架壽命。
(六)開發多樣加工品: 已研製鳳梨酥、鳳梨天然果干、鳳梨汁、鳳梨醬、鳳梨酒、鳳梨醋、綠色鳳梨纖維材料、鳳梨青貯飼料、鳳梨酵素等,屬於最大宗可加工利用水果。
小標》二 . 面臨問題與困難
(一)生產成本高: 我國鳳梨生產屬大面積栽培,面臨土地取得不易及人力短缺等問題,生產成本每公斤 7.8 元,較東南亞國家生產成本高出 1 倍以上。
(二)外銷市場集中: 目前外銷市場過度集中,惟仍有少量出口至加拿大,屬長程儲運,所需時間 3 週以上,需做好採前田間管理及落實採後處理,確保到貨品質,據以開拓其他地區如中東、澳洲等屬長程運輸之外銷市場。
(三)小農經營: 目前我國主要外銷市場為中國大陸及日本,其最大進口國均為菲律賓,即我國外銷競爭國,惟菲國係屬跨國集團企業經營,相較我國為小農經營,經濟規模擴充不易。
(四)消費替代性高: 鳳梨為全球重要熱帶水果,屬國際性流通之大宗水果,鳳梨鮮食之消費替代性高。
(五)自由化競爭: 未來我國 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PP ) 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RCEP ) ,預估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國倘轉型為鮮果生產及出口,將對我國鳳梨生產造成威脅。
陸 . 未來展望
因應我國未來加入 TPP 與 RCEP ,自由貿易零關稅之趨勢,為確保我國外銷鳳梨競爭優勢,宜加強採行措施如次:
一 . 擴大推動契作外銷,計畫生產
目前屏東地區較大產地供果單位已有成功契作外銷生產經驗,農民負責生產前端管理,催花後交由農民團體統一田間管理及採收後處理,以確保出口數量及出口品質,值得擴大推廣。
二 . 設置符合國際標準之外銷鳳梨集貨場
為符合國際衛生安全標準,亟需改善現有外銷鳳梨集貨場或新建符合國際標準之外銷集貨場,包括檢疫處理作業之隔離處理與集貨場動線作業,確保採收後果品之衛生安全。
三 . 實施條碼作業
為建立臺灣鳳梨優質安全形象,並利後續追蹤,於各登錄外銷鳳梨集貨場設置條碼機,讓完成供果園登錄之農戶均具有個別條碼編號,亟需鼓勵外銷集貨場實施條碼作業,俾符合食品安全可追溯之國際趨勢。(圖 2 )
圖 2 外銷鳳梨集貨場機械化分級包裝作業情形
( 屏東縣綠地生產合作社提供 )
四 . 提升外銷果品品質,區隔市場
繼續加強消費地教育訓練,宣導消費者正確選購鼓聲果鳳梨,再辦理產地栽培管理講習會,藉由市場導向鼓勵農民正常生產,俾果實耐受外銷貯運,確保外銷到貨品質。
五 . 推動大面積之機械化經營,提高作業效率
目前臺糖土地出租種植鳳梨放寬總量管制為 600 公頃,其中外銷 200 公頃;另鳳梨已列為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之地區性特產作物, 102 年至 103 年合計 273 公頃;本署規劃集團產區鳳梨面積需達 30 公頃以上及落實外銷供果園輔導;上述土地集中之大面積生產基地,可推動機械化省工示範,以降低生產成本及提高經營效率。(圖 3 )
圖 3 外銷供果園生產優質安全果品
歡迎填寫您的電子郵件,日後若有農企業的相關活動或資訊,我們將會以電子郵件通知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