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取消電子報
歡迎填寫您的電子郵件,日後若有農企業的相關活動或資訊,我們將會以電子郵件通知您,謝謝。
輔導成果|
1.契作體系先期整備威和企業有限公司【112科技農企業輔導-微型農企業】
威和智慧生產科技應用輔導計畫
一、企業介紹:
第5屆百大青農葉芷妘與張絜威於110年1月自科技業而從農創辦威和企業有限公司,其創辦初心在於生產台灣在地的天然有機食材,包括有機蔬果(草莓)、有機丹參,並提供食農體驗、伴手禮盒、採草莓體驗等。
威和企業認為讓民眾獲得安全無毒的食材,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是每個人 『食』的權利,於是威和企業秉持初心,致力於生產在地有機食材,以全程無農藥無化肥無除草劑的耕作方式生產,不用擔心重金屬殘留及二氧化硫的危害,為民眾達到真正的食補而不食毒。
威和企業目前著重開發有機丹參多樣新產品,如丹參粥、丹參咖啡、丹參飲,其中丹參粥是今(112)年重點商品,目前正在尋找實體銷售通路;另今年3月初已參加東京食品展,以勘察日本有機商品市場狀況,期望未來可以拓展日本銷售通路。
二、企(產)業所面臨之挑戰:
三、解決方法:
確認威和公司現行運作方法,據以調整並制定出適合威和公司可運行之管理方法,並提供體系營運藍圖與中衛體系管理手法,協助未來可規劃性推動年度活動。另製作契作會員遴選評量表與管理方法,協助後續組織規範之運用。
(1) 第一階段:確認體系經營規劃
● 予以命名「威和契作體系」
● 建立契作營運機制:整合合作社資源
● 發展體系營運藍圖:展開年度推動重點
(2) 第二階段:體系組織建立
● 建立體系組織架購:運作機制
● 體系成員組成:成員等級、職級、規章
確認威和公司在產品品質規範的要求,除繪製契作標準作業流程外,並以「有機農產品管理作業要點」作為管理基礎,制訂屬於威和公司所用之品質管理規範。
(1) 瞭解威和契作種植管理方式,繪製標準作業流程
(2) 以有機認證管理要點作為基礎,調整至合作社適合之規範條款
(3) 引用有機農產品管理作業要點第十四點規定訂定之,內容包含:
● 生產環境條件:農地、水源、作物種苗、雜草管制、肥培管理、病蟲害管理、有機驗證管理、技術資材等使用;
● 制定施肥標準表;
● 制定病蟲害防治表;
● 提供水質、土壤及有機質肥料之重金屬容許量標準等
(4) 引用中衛中心品質管理手冊,據以作為分析與參考工具
透過田間生產IoT建置現況進行場勘,並確認田間水源、風向與結合外部氣候環境等因素全面進行診斷,討論任何智慧灌溉的潛在需求,最終規劃田間灌溉智慧化功能細項功能並進行實際應用。
(1) 智慧灌溉需求
● 因勞力不足的現況,往往難以落實田間栽培管理,影響產量及品質,更是丹參栽培的一大痛點。
● 為減少人力與提高農業自動化程度,希望持續加強田間智慧灌溉工具的應用,透過智慧化管理,提升田間作業效率。
● 欲建置的智慧灌溉主是指監測土壤溫度濕度,並藉APP遠端操控啟動/關閉田間灌溉。
● 丹參根部深入土壤可達60公分以上,需要排水良好及有機質豐富的土壤及環境。
(2) 智慧灌溉科技應用規格
● 田間微氣象站包括空氣溫濕度、光照及土壤溫濕度感測器、記憶體儲存、傳輸功能、數值顯示功能等,包含遠端多路控制主機規格、大氣感測器品項與規格、土壤感測器品項與規格、2年資料傳輸規劃、APP系統服務規劃、田間配電盤施工規劃。
● 田間灌溉包括變頻恆壓並列式馬達應用於不同灌溉方式系統(噴灌、澆灌、滴灌),包含幫浦規格規劃、幫浦控制介面連動API設計、幫浦配線規劃。
(3) 用微氣象站及土壤溫濕度感測器來監控空氣、土壤溫濕度,搭配變頻恆壓馬達針對不同作物進行灌溉
● 戶外露地有機丹參以噴灌澆灌為主,室內設施有機草莓以滴灌為主
● 兩種方式所需要的壓力不同,利用變頻恆壓馬達的因應這2種灌溉方式,達到精準用水
● 輔以搭配微氣象站紀錄作物生長光積值,當光積值達到成熟所需值時即可採收,可更準確的適時採收
圖一、聯智慧灌溉生產科技應用方案1
圖二、聯智慧灌溉生產科技應用方案2
四、結論:
經本計畫輔導,完成這套田間微氣候感應器與變頻恆壓馬達智慧灌溉系統,達到農業省水、省電、省工及提高產量,建議未來可推廣至其他農民或前來觀摩與複製本場域。希望將此智慧種植模式引進新成立的「誠食特用作物生產合作社」,強化契作戶種植數位化能力外,亦期未來能將此智能解決方案擴大應用於其他作物。
聯絡資訊
歡迎填寫您的電子郵件,日後若有農企業的相關活動或資訊,我們將會以電子郵件通知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