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取消電子報
歡迎填寫您的電子郵件,日後若有農企業的相關活動或資訊,我們將會以電子郵件通知您,謝謝。
輔導成果|
1.跨領域資源媒合生產管理標準化,獲利才能極大化
為想真正幫助農民取得穩定合理的收入,6年前,柯氏兄弟把傳承40年的果菜運銷工作轉型,成立了「自然綠洲」品牌,將產品品牌化、精品化,大舉進攻超市體系。
中午才剛吃飽,不容腦袋昏沈,上百種蔬果已自高雄各地湧入,一時之間,工人、貨車川流不息,員工們只得打起精神,收單、抽樣、檢驗、裁切、包裝,300多間超市訂單,得趕在晚上7點之前全數出貨。
消費習慣改變,打進超市體系刻不容緩
這是「自然綠洲」的日常,也是董事長柯俊宇與哥哥柯竣議從小成長的環境。40年前,祖父是所謂的行口盤商,負責將農民的蔬果集中、批發至其他傳統市場銷售;但在台灣,這樣的行銷模式,因無法提供農民穩定合理的收入,近年來已出現疲態。
「農民好,我們才會好,」柯俊宇說,從小看著菜農辛苦種菜,好不容易豐收,卻又因菜價崩盤,眼看著辛苦成果堆放到腐爛,他與哥哥一直想改變這無奈的循環,卻不知該從何著手。因此6年前,當這份工作傳承至柯家第三代時,柯氏兄弟轉型成立了「自然綠洲」品牌,目的就是希望將產品品牌化、精品化,以進攻超市體系。
「將蔬果銷往超市等賣場,可以取得固定的價格與貨量,進而可使農民得到更好、更穩定的收入。」時代改變,近10年來蔬果採買習慣亦出現大幅變動,多數上班族,下班後寧願逛超市買蔬果,也不願拖著疲累去傳統市場論斤計兩的殺價。
「很多訂單已紛紛轉往超市體系,」但柯俊宇知道,將產品銷往超市體系的主要關鍵,在於良好的產品品質與產地控管,於是成立「加洲果菜運銷合作社」,以輔導農民取得產銷履歷、有機認證、優良農業規範(GAP)等等,做到產地控管、提高產品競爭力;更透過包裝,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將產品品牌化,如此,才能銷往國內外超級市場、連鎖超商、大賣場、飯店等高端通路。
提升品質,才能打破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
「過去,父母也曾經營蔬果外銷,」哥哥柯竣議回憶,但在1997年香港回歸後,手中所有的外銷市場,一夕之間完全被大陸廉價蔬果取代,「如何打破低價競爭?答案仍是品質!」
柯竣議表示,目前合作農民高達100名以上,其中產銷履歷與有機蔬果占總出貨量的85%,他們不但積極鼓勵農民取得產銷履歷,更輔導傳統慣行農戶安全用藥,透過篩檢,以確保食品安全;同時,將社場內過剩的蔬菜做成冷凍蔬菜,以降低農民損失,使農戶能夠專心栽種,無需為生計擔憂,「我們無法解決每年菜價崩盤的問題,但我們可以讓農戶安心栽種、生活有保障。」
6年前,弟弟柯俊宇從美國念書回來,提出將產品導入大型超市,以取得穩定、大量訂單的想法,他們從青花菜賣起,一直到現在,自然綠洲每天得處理300多間的超市訂單,更別說還有連鎖超商、大賣場、飯店等高端通路的訂單也等著他們。
然而,當通路打通、訂量變大時,每天光收單、驗貨、處理原物料、包裝、出貨…,逐漸出現人力負荷過重、錯誤率增加的情形。在「自然綠洲後勤系統規劃與支援國際佈局開發計畫」中,中衛團隊看到問題核心,建議自然綠洲從軟體E化著手以精簡人力,並將生產標準化、建立SOP、改善進出貨管理流程,以降低人為出錯的機率,同時將精簡後多餘的人力,用以強化更需要著力的產地控管、擴增通路等處。
強化實力,導入創新思維,才能走向國際
柯竣議表示,中衛中心不但提出建議,更提供了跨領域的資源媒合,協助自然綠洲找到最能符合現階段需要的E化資源與支援,以解決燃眉之急。「過去,我們一直專注於農產品運銷的專業領域,對於電子E化接觸不多,可以找到的資源與支援也相對薄弱,亟需中衛團隊將外部資源引進;而導入E化、將人力精簡,雖無法一步到位,立刻看到效果,但找到問題核心及改進方向,對我們來說是目前最重要的。」
而在國際布局上,去年,自然綠洲成為全臺第一家獲得公主郵輪認證的供貨商,同時開啟了取得美國其他業者訂單的機會,但合作前提是產品必須溯源。因此除了E化,在中衛輔導下,自然綠洲更將針對未來供貨至國外的產品,以多語言方式,溯源至臺灣產地,並與自然綠洲的溯源系統對接,甚至包括了包裝、截切的控管與整體流程,都可在QR Code中一目了然。
柯竣議說,每個人的日常都離不開農產品,因此無論生鮮或冷凍菜蔬,自然綠洲有責任提升產品品質,以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而對於農戶,自然綠洲更有責任提升產品競爭力,不再受限於低價競爭,讓產品成為國內外客戶採買時的首選,真正幫助農民過好年冬。
聯絡資訊
歡迎填寫您的電子郵件,日後若有農企業的相關活動或資訊,我們將會以電子郵件通知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