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產業新知列表
:::

餐\廳結合「植物工廠」,日本出現「店產店消」概念

餐\廳結合「植物工廠」,日本出現「店產店消」概念
  • 作者簡介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 類別產業報導
  • 作者李秉璋
瀏覽數12604

為了降低食物從產地到餐\桌過程中,運輸、儲存所耗費的能源,盡可能採用當地食材的「地產地消」觀念如今逐漸受到重視;近期由於室內蔬菜栽培技術不斷演進,日本SUBWAY公司、LA BEFANA義式餐\廳開始在東京經營內建「植物工廠」的概念性餐\廳,以新鮮現採、無農藥、無須清洗為賣點,創立「店產店消」的新經營模式。然而其生產成本為一般蔬菜的兩倍,是否確實具節能減碳效益,尚未有完整的研究加以評估、證實。

近年來高效能LED、螢光燈等照明技術快速發展,使能耗成本降低,是室內植物工廠得以實用化的要因之一。日本SUBWAY公司在2009年與日本經濟產業省合作取得補助金,開始進行門市內植物工廠的開發,於去年底「 Tokyo Design’s Week」發表展出,並在今年7月4日正式開設概念門市,目前已能供應餐\廳5%的需求量,約一個月400份。

該生產設施以發泡聚氨酯為基底進行水耕種植,溫度、水質、二氧化碳濃度均使用自動化監控,使用光源則有別於一般植物工廠採用的紫光LED,為了店內展示效果,SUBWAY改採紅光與綠光週期性照射,並且讓通常被覆蓋\的植物根系也能被顧客看見;提供生產設施的「Leave a nest (株式会社リバネス)」表示,希望能藉此創造人類與農業、植物進行互動接觸的場所。

這種閉鎖型、自動控制的水耕栽培,可以24小時持續運作提高產量,具有終年穩定供應的優勢,由於不受風吹日曬的影響,口感上沒有一般生菜的苦味,且翠綠美觀的生產設備兼具店內佈景的效果,亦確保消費者對食品來源的信心。然而,與太陽光與自然生態隔離的農作物,消費者對其營養成份與口感的主觀印象仍有疑慮;雖然大幅降低了「食物里程(food miles)」,但仍有自動化設施所消耗的能源,在環保、減碳方面的表現,有待進一步的「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才能加以驗證。

參考資料: 1.レタスを“店産店消” 世界初の野菜工場併設店、日本サブウェイ;産経新聞2010/07/05;http://www.sankeibiz.jp/business/news/100705/bsd1007051530007-n1.htm 2.コンセプトは『店産店消』!植物工場併設型サブウェイ「野菜ラボ丸ビル店」オープン;丸の内地球環境新聞2010/07/06;http://www.ecozzeria.jp/shimbun/news/2010/07/06/subway_831lab.html 3.日本サブウェイ、植物工場併設店舗で「店産店消」を提案;日経BP社(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 Inc.)2009/11/06 http://kenplatz.nikkeibp.co.jp/article/building/news/20091106/536683/?ST=led 4.経済産業省平成21年度「先進的植物工場推進事業費補助金」採択について;press release of Subway Japan Inc.; http://www.subway.co.jp/press/year2009/news49/ 5.「地産地消」の次は「店産店消」;NEC BIGLOBE NEWS 2010/06/24; http://news.biglobe.ne.jp/entertainment/977/aab_100624_9770851011.html

資料來源:農業科技前瞻資訊網

訂閱/取消電子報

歡迎填寫您的電子郵件,日後若有農企業的相關活動或資訊,我們將會以電子郵件通知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