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產業新知列表
:::

有機農業的循環與綠趨勢

有機農業的循環與綠趨勢
  • 作者簡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副執行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專案執行
  • 類別產業報導
  • 作者豐年雜誌文/黃政華、魏庭竹
瀏覽數221

在地資源循環模式 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 淺談有機農業如何邁向淨零排放

    過量溫室氣體排放是造成氣候變遷加劇的主因,農業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以氧化亞氮(N2O)、甲烷(CH4)及二氧化碳(CO2)為主,如畜禽排放或施用化學肥料所產生之碳排。

    許多國家已將有機農業當作達成淨零排放的解決方法之一,因有機農業在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化學農藥與肥料,可有效減少化學農藥與肥料製造過程的碳足跡,以及施用化學合成肥料時所釋放的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

    2015年由法國提出的「千分之四倡議」亦指出農業土壤固碳對氣候變遷具有關鍵作用,若表層30~40公分土壤的有機碳每年增加千分之四(0.4%),便能有效減緩環境變遷所帶來的衝擊,顯示有機質增加有助於增加土壤碳匯。

    自2016年啟動「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至今,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已逾1萬8,000公頃。截至2022年9月,有機驗證面積約為1萬3,101公頃,這些有機農場1年總共減少約2.3萬公噸以上的化學肥料使用量,換算成溫室氣體排放量,大約是8,018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點我看原始文章

訂閱/取消電子報

歡迎填寫您的電子郵件,日後若有農企業的相關活動或資訊,我們將會以電子郵件通知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