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產業新知列表
:::

《科技與創新》打造智慧農工新未來

《科技與創新》打造智慧農工新未來
  • 作者簡介自由財經
  • 類別產業報導
  • 作者自由財經
  •  
瀏覽數537

《科技與創新》打造智慧農工新未來

「溫室效應,實驗圖書館」活動,邀集農業與科技專家參與「智慧農工科技發展永續論壇」,探討科技如何帶領農業智慧轉型,並展示25項智慧農工成果,盼為臺灣農業開創新局,提升國家糧食的自給與安全。

 

工研院研發智慧農業工具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認為:跨越氣候變遷、缺農、缺工、缺人等重重關卡?很重要的元素是「科技」。結合科技和農業,關鍵的因素是「數據」

「農工合作」,掌握關鍵數據 將長輩智慧化為AI

1. 智慧化複合式巡場噴藥移動裝置:

農民只要在100公尺外遠端遙控,就能輕鬆完成噴藥工作,裝置還能載重超過250公斤。不僅節省6成人力時間,也省下3成噴藥量。更重要的是,農友們不用擔心吸入過多農藥影響健康,這就是科技加乘農業所帶來的嶄新價值。

2. 作物病害精準預警系統:
由大量收集作物生長期間的環境溫度、濕度、光照或雨量因子,與作物根域附近土壤微環境等參數,預測作物發病機率,農民可以在手機上收到病害防治施藥的提醒訊息,減少農產損失和藥劑支出。

彭裕民期望,「臺灣能成為亞洲農倉的重要研發基地,而彰化則是最佳的起跑點。」

農委會科技處處長王仕賢認為,未來智慧農業的關鍵在於「要把所有單點串成面,甚至串成生態系,才能加強農業韌性。」一直以來,農委會和工研院都有密切合作,發展智慧農工,「我們提供產業知識(Domain Knowledge),工研院提供技術(Technology),透過整合達到很好的效果。」

透過智慧科技的協助,加上跨部會的合作助力,將創造農工跨界應用新價值,在2050淨零碳排目標下,還能進一步協助跨產業實現永續循環與零碳排,引領下一波新興綠色農業的發展

點我看原始文章

訂閱/取消電子報

歡迎填寫您的電子郵件,日後若有農企業的相關活動或資訊,我們將會以電子郵件通知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