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輔導業者列表
:::

廣田益有機農業有限公司【113科技農企業輔導-農企創值型】

輔導業者廠商圖片
  • 類別輔導業者
  • 企業名稱廣田益有機農業有限公司【113科技農企業輔導-農企創值型】

輔導成果|

● 建立品質規範與採後處理標準作業,提升供應鏈農產品質穩定性
● 導入契作戶田間採收資訊應用,以數位化管理支援經營決策
#113年 #農企創值型 #農作類 #蔬菜 #臺南市 #上游 #田間生產

廣田益有機農業有限公司【113科技農企業輔導-農企創值型】

廣田益體系強化與田間生產數位輔導計畫

一、企業介紹

廣田益有機農業有限公司成立於民國111年,創辦人賴東卿於民國97年在「台南市柳營區太康有機農業專區」從事有機農業種植,因應市場需求於民國111年成立農企業。廣田益目前耕種面積佔3.2公頃,其中溫室建置達到2.8公頃,包含契作面積共13.5公頃。除溫室設施外還設有自動化育苗產線、獨立育苗室、智慧冷鏈有機分裝分流廠。廣田益結合生產與冷鏈包裝處理,給予消費者更高品質且更穩定的商品。在未來發展願景上,廣田益公司今年成立富田有機農業生產合作社,共同凝聚農民生產力,解決農民生產時會遇到的問題並規劃(1)外展農務,解決契作戶缺工問題﹔(2)農機代耕團之業務,因應農務在農機的需求,提供適合解決方案;(3)農業資訊共享平台,提供農場在生產端農業資訊交流的平台,並定期安排課程與參訪提升整體經營韌性。

 

圖1、廣田益公司創辦人與二代執行長合影

二、企業所面臨之挑戰

廣田益公司希望提升契作戶供貨品質品質,並建立收貨後於廠內的加工標準作業流程;建立契作戶之田間採收管理數位應用,掌握契作戶田間生產資訊,穩定供需平衡,強化整體供應鏈管理效能,以因應市場變化與客戶需求。此廣田益公司進行以下三項計畫目標:

  1. 建立有機蔬菜共同品質規範:確認各類蔬菜的採收特性,並建立採收分級之標準,制定屬於廣田益收貨品質管理規範。
  2. 建立採後處理標準作業程序:將廣田益有機蔬菜採收後的處理進行標準化作業,將程序文件化並形成作業手冊。
  3. 導入契作戶田間採收資訊應用:建立資訊蒐集表單與管理平台,讓契作戶能夠填報預期採收量、採收時間與田區狀況等資訊,以利廣田益整合各契作戶的生產採收資訊,妥善分配下游廠商需求量,穩定供需平衡。

三、解決方法:

●  建立有機蔬菜共同品質規範

  1. 制定品質規範:廣田益提供下游需求客戶提供的收貨標準,中衛輔導團隊與廣田益逐一確認各類蔬菜應要求契作戶的採收特性,制定屬於廣田益收貨品質管理規範,包含商品名稱、品質驗收說明、可驗收商品品質圖片與敘述,以及不可驗收商品品質圖片與敘述。以提高交貨時的良率,使雙方溝通時有一個共識基準。
  1. 結合田間生產數位平台:系統平台開發完成後,將15項有機葉菜,如有機菠菜、有機山菠菜、有機茼蒿、有機山茼蒿(春菊)、有機廣東茼蒿等之驗收品質規範上傳至平台,以利契作戶在登錄產量時,一併瞭解驗收標準。

●  建立採後處理標準作業程序

  1. 確立採後處理流程:中衛輔導團隊與廣田益討論並確認現階段有機葉菜採收後的標準作業流程。
  2. 建立標準作業:將採後處理作業程序進行文件化,產出作業手冊與內部員工教育訓練使用之文件。

●  導入契作戶田間採收資訊應用

  1. 分析數位應用需求:中衛輔導團隊、技服公司與廣田益討論數位應用之需求,並規劃田間生產契作戶之數位表單關鍵資訊內容,再進行現況資料蒐集 ,包含育苗階段紀錄、田間生產紀錄、契作產量預估回報表等。
  2. 開發田間生產契作戶之數位功能平台:運用數位化系統來開發設計廣田益田間生產管理平台,供契作戶填報之外,還有整合田間生產最新動態。
  3. 辦理教育訓練:提供教學影片供廣田益召集契作戶進行平台系統的介紹與操作方式。

四、結論

廣田益公司透過本計畫完成有機蔬菜共同品質規範、採後處理標準作業,以及田間管理系統平台,實現流程標準化,提升產品品質與供應鏈穩定性;同時加強數位化管理支援經營決策,讓企業快速掌握生產動態進行市場調配,實現更精準的營運管理,未來也將持續優化數位平台,將田間生產間管理平台與既有的進出貨管理平台整合應用,並導入更多智慧農業之應用,包含物聯網感測設備與數據分析,提升田間管理精準度,以及投入建置蔬菜截切加工廠,將格外品再利用減少浪費的同時,拓展業務的多元性。

 

聯絡資訊

  • 廠址:台南市柳營區義士路三段30號
  • 聯絡電話:0985-461348
  • 主要產品:設施有機葉菜
  • 官網:https://gtyorganic.tw/home

訂閱/取消電子報

歡迎填寫您的電子郵件,日後若有農企業的相關活動或資訊,我們將會以電子郵件通知您,謝謝。